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

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 Taiwan Newspapers

王美珍(Wang Mei-chang)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

摘要
社區復建體系難以建立。
危險而暴力的傾向。
最常出現的版面是「地方新聞」(44.7%),
報導性質以「純新聞」(83.4%)為主,
報導主題以「暴力犯罪」(32.3%),
以「警方」為主要消息來源(37.1%),
報導語氣以中性或混合的比例為最高(49.8%),負面居次(34.8%),正面為最少(15.3%)。
超過一半以上的報導只描述精神病患的負面特質,共佔了65.2%,
強調的負面特質是「危險而具攻擊性的」(59.9%),
報導中最常出現的缺失為「不必要的提及精神病的身份」(35.4%),
十三年間的烙印情形,發現整體來說有逐漸改進的趨勢,但是當中仍有三年烙印的程度升高,而最近的92年尤其亦有再增高的趨勢,後續報導的態勢如何,仍需要關懷此議題的研究者持續觀察之。

壹、緒論
現今全球每四個人中即有一人在一生中遭受精神障礙的問題。
五個是因心理疾病的問題引起:包括憂鬱症、酒精依賴、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恐慌症。
造成的「失能生命人年(DALYs)」,已佔各種疾病或傷害的11.5%,估計到了2020年還會上昇到15%。
媒體報導侵權,長期在犯罪新聞中斷然將犯罪行為「歸因」於精神病,對精神病患的人權造成極大的傷害。
包括媒體觀察基金會在內的數個民間團體,也發起了「不要叫我瘋子」的活動,說明精神病就是一種病,如同心臟病、糖尿病、牙周病一樣,不應被特殊化與污名化,亦強調精神病患的暴力發生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不應一有事故發生,就冠上「瘋子」的烙印,如此將精神病患犯罪化只會深對精神病患的誤解和歧視而已。

貳、文獻探討
一、烙印與精神病
烙印(stigma)一詞最早源於古希臘,當時的人為了區分一般人和其他道德上或行為上有缺陷或不正常的人,就在他們的身上「加標記或火印」,一生都無法抹去,以標示他們的不一樣,如罪犯、奴隸之類。
烙印更指向的是象徵性的意義,表示一種「社會建構的識別」,其含意偏向於羞恥而非實質的肉體標記。
Goffman認為,烙印代表了下等、被貶抑、脫離常軌、可恥、罪惡、邪惡等「腐敗的證章」,是一種當個人無法符合社會「正常」的情境或是偏離「社會期許」時,加諸於個人一種負面的評價。被烙印的人會被賦予一些屬性(attribute),例如惡劣(bad)、危險(dangerous)或脆弱(weak),其結果會使該人在我們的腦海中從一種一般、正常的認識便成以帶有污點和貶抑的眼光看待。
以最近台北縣康復之友精神病復健中心成立的居民抗議案件為例,居民抗議的反對的理由是:「精神病患在中庭、電梯等公共空間自由來去將對老人、小孩造成安全威脅,萬一病患跳樓、縱火、打人怎麼辦?」住戶在陳情書中也陳言:「精神病患皆為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全體居民莫不為老幼婦孺與個人生命財產而驚恐』
「烙印」是由何而生?
媒體對精神病患的呈現影響了民眾對於精神病患的接收資訊,其是否強化了精神病患與常人的區隔。


二、 媒體、精神病與烙印
在電視部分,Wahl和Roth(1982)研究美國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中精神病患的形象,結果發現精神病最常出現的形象是是「躁進的」(aggressive)、「思緒混亂的」(confused)、「危險的」(dangerous)、「不可預測的」(unpredictable)。而「穩重的」、「忠誠的」、「友善的」和「誠實」的正面特質則是少之又少。
Signorielli(1989)則發現72%主要時段節目對精神病的描述都是具有暴力傾向的,而其中有超過五分之一(21.6%)是殺人的描述。
戲劇中對精神病患角色的描寫最常見的包括貧窮、低水準以及比一般人智商低,而也被描述的精神疾病好像都被描寫的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差異性。
報紙部分,多半被描述為「危險」的和「不可預測的」,且在頭版出現、被描述為危險人物的比率又比其他版面來得高。
從醫學的觀點來說,此種病患現實感喪失的狀況下造成病患自傷及傷人的危險性,值得注意的是,此種危險性涉及自殺或自傷的比例甚高,為一般人口自傷、自殺的100倍以上,然而涉及傷人或殺人的比例則極低,為一般人口的1/30以下。
即使是最危險的精神患者暴力發生率只有萬分之五,遠低於一般人一生中發生言語暴力或肢體衝突的機率。除此之外,即使精神病患有暴力行為發生,該行為也不一定單純是由精神病所引起,往往是還合併了其他的風險因素,如:酗酒、藥物濫用(substance misuse)等(Walsh,2002)。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受到嘲弄或是受害之後的反擊(Julio,2003)。
「疑似精神病患」、或「疑似精神異常」,以「不定時炸彈」、「瘋漢砍人」、「人魔發狂」等誇大、聳動字眼的形容精神病患,如此雖能吸引閱聽人注意,但卻也加深了民眾對精神病患的烙印與懼怕。
媒體簡化、粗糙和偏誤的報導就成了一枚烙印的圖章,不止刻記在所有精神病患的身上,也透過每日新聞的輸送,刻印在所有閱聽人的心中。

三、 研究重要性
這樣的誤解,不僅是對精神病患人權的傷害而已,其實也是對於全民健康安全體系的一種危害。因此反而簡化了社會精神病患漸增所面臨的精神病安養、復健及國人心理衛生與精神病患自殺率高的問題。
精神疾病的醫療及復健,是不可分開的一體兩面;目前世界上精神醫療、復健模式,均逐漸從以醫院為基礎(Hospital-based)轉向以也重視社區為基礎(community-based)的模式。
「社區復健」,是指「社區精神醫療」,也就是機構(醫院)外的治療,包括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場、康復之家及居家照顧。
長期的社區照護系統,這已經是現代精神病醫護不得不可的趨勢8。如果媒體的報導烙印了精神病患,便會使社區居民排拒精神復健中心在社區成立,形成NIMBY(Not In My Back Yard)效應(Wahl,1993),使得民眾抗拒在自家附近成立復健安養中心,最終會使得精神病患無路可去。

參、研究問題
媒體文本主要是透過偏頗的主題呈現、負面特質的強調和報導上的缺失造成對精神病患病患的烙印。
在監督聯盟或其他相關人權團體的努力下,也可能造成精神病患烙印化減少的情形。

肆、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
研究範圍:「精神衛生法」頒布後(民國79年12月)至民國92年的新聞報導。
研究對象:中國時報、聯合報,以「精神病患」為關鍵字搜尋。
類目建構
1.報導出現的版面:
(1).政治/要聞/焦點
(2).地方/綜合
(3).社會/社會焦點
(4).醫藥保健/生活
(5).體育/綜藝
(6).國際/寰宇/兩岸
(7).民意論壇
2.報導呈現性質:
(1).純新聞
(2).特寫/特稿/專訪/社論
(3).專欄/短評
(4).讀者投書
(5)文藝作品
(三).報導的主題:
(1).暴力犯罪
(2).非暴力犯罪
(3).自殺
(4).(非犯罪的)特殊案件
(5).民眾態度
(6).精神病受害事件
(7).精神病患的相關活動宣傳
(8).個案探討
(9).權益探討
(10).政策法規
(11).醫療服務資訊
(12).疾病知識
(13).其他
(三).消息來源
(1).警方
(2).法官/檢察官
(3).民眾
(4).醫護人員
(5).社工
(6).政府官員
(7)學者專家
(8).精神病患者
(9).精神病患家屬
(10).外電
(11).記者
(12).未交待或不明確
(13).其他
(四).報導語氣:
(1).正面
(2).中性/混合
(3).負面:包括歧視、恐懼、道德判斷、醜化、嫌惡、貼標籤、排斥、使用特殊負面用語等。
(五).精神病患的特質呈現
1.一般描述:
特質包含對精神病之外觀、思想、行為的形容描述,區分為以下三類:
(1).正面:Ex.可愛的、乖巧的、工作努力的。
(2).負面:如暴力的、骯髒的、愚笨無能的、怪異的……等。
(3).無特別描述。
2.負面特質類型:
(1).危險、具暴力傾向的。
(2).無法控制的:強調行為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其他人的無計可施,但不一定涉及暴力。
(3).怪異的:例如:喝尿、在馬路上大吼等。
(4).沒有治癒希望的。
(5).難以照顧的。
(6).愚笨、無能力的:形容為笨拙、傻傻的、能力不足的。
(7).自我傷害的。
(8).流落街頭的。
(9).反社會的:
(10).製造麻煩、擾民的。
(11).羞恥的。
(12).悲觀的。
(13).骯髒的。
(14).歇斯底里的。
(15). 其他。
(六).報導中出現的缺失
(1).先入為主的精神病定義:
指並未經過醫師或家屬、本人等多方消息來源查證或未提及相關病史即以「精神病患」、「疑似精神病患」、「疑似精神異常」、「被疑有精神病傾向」、「可能是精神病患」稱之。
(2).使用聳動、誤導的標題或標題與內文資訊不一致:
標題使用煽動性、情緒性的字眼,或標題稱為精神病患但內文對象並不確定為病患而可能誤導視聽者。
(3).不必要的提及精神病患身份:
(4).語言使用帶歧視意味或貼標籤、誇大字眼:如「瘋漢」、「煞星」、「不定時炸彈」、「抓狂」。
(5).其他:不適於歸類於前述類目者。
(6).無以上缺點
肆、研究結果
一、精神病患報等呈現的方式:
(一).精神病患報導出現的版面 ::「地方/綜合」(44.7%)、「社會/社會焦點」(29.1%)。
(二).精神病患報導的型態
在報導的型態上,以「純新聞」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83.4%),其他依次為「讀者投書」(6.4%)、「特寫/特稿/專訪」(5.1%)、「專欄/短評」(4.2%)、「文藝作品/書評/影評」(1.0%)。
二.報導主題
暴力犯罪,約佔了整個精神病患新聞報導的將近三分之一。
暴力犯罪與其他報導主題的比例極為懸殊,而暴力犯罪的高比例呈現,可能造成或加強一般民眾認為精神病患是具暴力傷人傾向的刻板印象。
,精神病患自殺的報導僅佔了3.8%,遠遠低於精神病暴力犯罪的報導比例,與實際精神病患自殺率高於一般人、而暴力犯罪不比一般人高的情況不符合。
三.消息來源
警方也意味著在媒體的呈現上精神病患往往被視為一種治安的問題。
警方並非醫護專業人員,在精神病患的認定與處理的角度上可能有偏頗或失當之處,而記者如果自身對精神病沒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又在報導社會案件時過份仰賴警察作為唯一的消息來源而未從其他的角度進行平衡報導。
四.報導語氣
在正面語氣的部分,分佈的狀況與負面語氣相較則較為平均。
精神病患自殺的報導僅佔了3.8%,遠遠低於精神病暴力犯罪的報導比例,與實際精神病患自殺率高於一般人、而暴力犯罪率不比一般人高的情況不符合。
五.報導中呈現的精神病患特質
(一).一般分佈
(二).負面特質
『精神疾病患者被形容成「不定時炸彈」,但每星期義務指導十幾名精神疾病患者寫書法的朱硯清,卻不這麼認為。他說,不少患者對朱硯清說,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都很好相處,部分人的智商和學識甚至超越常人,課餘就有患者與他談鬼谷子、佛學、易經等。他們不但在上課時懂得尊師重道,偶爾在街上遇見也老師長、老師短地親切問候。⋯⋯』【2001-07-06/聯合報/18版/宜蘭縣新聞】

『 攻擊性精神病患就好比不定時炸彈。民國七十三年間,精神異常男子蔡心讓闖入台北市螢橋國小,以油漆桶裝滿硫酸液潑向正在上課的學童,蔡心讓雖然當場持刀割腕切腹自殺死亡,但有卅九名天真可愛的學童卻無辜受害,當時教育部長朱匯森趕到醫院看見病童在病床上痛苦呻吟.搖頭慨嘆歹徒沒有人性,也以「吃人的老虎」形容精神病患隱藏在社會人群中所造成的威脅和危害⋯⋯』【1997-06-26/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六.報導中出現的缺失
『疑似精神異常的南投市老榮民陳達華,昨天下午涉嫌持斧頭追殺與他有嫌隙的鄰居陳文輝未果,一路瘋狂殺害攣生女童郭文琪、郭文瑜及另一老榮民楊茂發,並砍傷七人⋯⋯警方調查,陳X華(六十八歲),住南投市民族路五百十六巷民權新村,疑患精神分裂症,曾與鄰居陳X輝(七十一歲)發生口角,昨天下午四時卅分,他忽然持斧頭涉嫌追殺在巷口閒坐的陳文輝,陳文輝及時逃避,僅左臂受傷⋯⋯』。【1992-04-19/聯合報/07版/社會新聞】

『(標題)「垃圾屋」惡臭 芳鄰欲抓狂疑似精神病患 屋內養鴿、狗 還堆廢棄物
(內文)中和市圓通路二五二巷的一棟公寓三樓,住著一位疑似患有精神病的陳姓男子,不但在屋內堆放大量廢棄物,還豢養鴿子和流浪狗,引起的惡臭讓附近住戶受不了,但各單位對於這種狀況,都表示束手無策⋯⋯同一樓層的趙先生表示,陳姓男子疑似有精神病,不斷的從外面撿垃圾回來放⋯⋯附近的錦中里里長廖清羅表示,陳姓男子平時還好,只是常常喝酒,喝了酒就很不正常⋯⋯【2003-10-30/聯合報/B2版/台北縣新聞】

(二).使用煽情、聳動的標題
『慘!慘!!精神病婦 殺害兩稚子 割腕獲救 酗酒 嗑藥 忘了我是誰 手持藍波刀 開腸 破腹』【1991-10-20/聯合報/07版/社會新聞】
『不定時炸彈連環爆 精神患者夜刺病友 一死一傷』
【1999-04-01/聯合報/09版/社會】
『精神病患遊走泰山街頭猶如不定時炸彈 鄉民膽戰』
【1991-01-06/中國時報/台北縣新聞】
『抓狂的煞星當街揮刀見人就砍殺死兩路人 中壢市傳命案,精神病患劉育華涉嫌行兇後企圖自殺,被捕送醫未脫險』
【1997-06-03/聯合報/07版/社會】

(三).不必要提及精神病患身份
『因患暴力型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省立玉里醫院祥和復健園區接受治療的丁正宏,前天深夜涉嫌持剪刀刺殺曾與他發生爭吵的病友⋯⋯』【1999-04-01/聯合報/09版/社會】

(四).語帶歧視、貼標籤

七.烙印化曲線分佈
民國86年全國性的精神障礙者組織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成立,其目的都是要加強精神疾病的衛教宣導,保障精神疾患的權益。

伍、結論
民眾對精神病患懷有害怕與排斥的態度,導致復健體系難以建立。
造成自殺率的高昇。

1 則留言:

  1. 想要更多時間陪伴親子跟家人嗎? 只要瑣碎時間就能經營
    學習簡單 免推銷 歡迎進入了解
    http://joe80411.weebly.com/
    祝~天天都是有美好的一天˙快樂與您同在
    PS: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不感興趣,很抱歉打擾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