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6日 星期六

The labelling of dissent - politics and psychiatry behind the GreatWall

The labelling of dissent - politics and psychiatry behind the GreatWall就是異議份子的標籤化,政治上的異議份子,在長城背後的政治與精神醫學,就是要講統治者在沒有民主自由的社會裏面去定義政治異議份子有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精神醫學不再是客觀中立的醫學,他變成統治者的統治意識形態或統治工具的一個打手,這是一個實例,事實上在中國社會裏面,對待異議份子用精神醫學的方式去說明並不是中國才有,前蘇聯對待很多異議份子也是送到集中營與療養院,理由是他們的政治主張與主政者不同,就被定義成精神疾病,並給予精神治療,從監禁、吃藥,到電擊都發生在中國的法輪功事件。
在中國法輪功的統治人數超過中國共產黨黨員,對官方造成莫大威脅,雖然他們平合,採真、善、忍的思想去傳遞理念,但是當它力量龐大程度超過共產黨時,就形成了政治危機。在1999年的靜坐,就被認為是反動份子,挑動國家權威的反叛人士,從此以後法輪功就變成邪教,因此被逮捕的人就被認為怎麼會說這些話,被指涉成有精神疾病。
The practice of forced incarceration of political dissenters in psychiatric institution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undermined the credibility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in these states and drew forceful condemn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這邊講,透過精神治療的方式把異議份子關起來,進行治療強迫監禁,這種做法在以前的蘇聯跟東歐都有做,而這種做法破壞了精神醫療的可信度,這也引來過際社群的譴責。
Anti-psychiatrists would argue, however, that such forced hospitalisations are consonant with Western psychiatric practice, which conceptualises deviant behaviour in terms of mental illness.Whether or not one accepts that political power is intrinsic to the social role of a psychiatrist (Szasz, 1994),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the potential for exploiting psychiatry to reinforce social norms and even political interests, is enormous.
反精神醫學的陣營說到,這種強迫住院的方式其實跟西方的精神治療要處理的不同,西方醫療會定義會概念化偏差行為,解釋他是精神疾病,其實整個精神醫學不是控制異議份子的工具,而是精神醫學與政治有所共謀。不管你相不相信,精神醫學是有政治力量的介入,無論如何他的腳色就是執行一種政治力量,區分正常與不正常,這是Szasz在1994年所說的。接下來我們看,無疑的使用精神醫學來強化社會規範這件事情,是相當無庸置疑的。
The practice in China of labelling nonconformists as mentally ill has as long a history as the People’s Republic itself, but this abuse of psychiatric practice has hitherto received little comment in the West.
他說其實中國社會對於異議份子貼標籤的做法,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間一樣長久,但這樣濫用精神醫學的作法,西方社會卻很少批評。
The July 1999 crackdown by Chinese authorities against members of the Falun Gong movement has raised fears that political motivations are behind a new wave of involuntary committals of its followers to psychiatric institutions.
在1999年6月中國官方鎮壓法輪功成員,而產生巨大的恐懼,他們認為法輪功成員一定有政治企圖而強制的把他們拘捕,並送進醫療機構。
What is Falun Gong and why the crackdown?
Falun Gong (also known as Falun Dafa) is a popular movement that advocates channelling energy through mental concentration and exercises. It is a meditative discipline that draws from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rine of Qigong, and it has been valued for it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benefits.
法輪功是一種強調法輪大法的宗派,法輪大法是一種非常普及的運動,他強調讓我們的能量透過心靈專注去引導這種能量,他是一種修行,一種打坐的冥思實踐。他是一種佛教主義,道教主義,氣功,結合三者形成一套身心功法。
to adhere to the core principles of truthfulness, compassion and forbearance.
他的三大原則就是真、善、忍
Initial Chinese government reaction to the increasing popularisation of this spiritual community in the early 1990s was positive.
最早的時候中國對法輪功是正面的。
By July of 1999, the government had announced that Falun Gong was a proscribed organisation and that it should be ‘outlawed and extirpated throughout China’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1999).
到了1999年6月,中國宣稱法輪功是一個違法組織,因該要嚴禁取締,這是公安部門所做的公告。
Amnesty International’s report in December 2000 stated that 77 members had died in custody since July 1999 as a result of ill-treatment, and it condemned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for failing to investigate such gros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01).
國際特赦組織再2000年12月做了一份報告,認為有77個法輪大法成員死亡,在1999年6月死亡。他們遭到虐待,國際特赦組織譴責這種侵犯人權的行為。
The scale of this abuse is in the context of an estimated 3000 people being sent to mental hospitals for expressing political view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Munro, 2000a). This toll surpasses even the excesses of the Soviet state psychiatric system.
有一種做法,濫用這種統治權威,將近3000人被送進醫院,因為他們表達過政治見解,這個數字遠超過當時的蘇聯對異議份子的監禁。
Approximately 70 million Chinese were practitioners of the exercises, a number which exceeded Communist Party membership at that time.
法輪功的修練者有七千萬人練過,比共產黨員還多
Chinese authorities have frequently asserted that Falun Gong is an ‘evil cult’ and have waged a propaganda campaign to discredit the movement and justify the group’s suppression.
中國將法輪功定義成邪教。Psychiatric abuse濫用精神醫學
A distinctive aspect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campaign against Falun Gong has been the forced incarceration of large numbers of its followers in psychiatric hospitals, despite evidence from families refuting the presence of mental illness in most cases.
強迫法輪功成員進入精神醫院,雖然有非常多的證據說明,這些家屬是拒絕接受精神疾病的診斷。
Since the crackdown began, it is estimated that at least 600 practitioners (Munro, 2000b) have been forcibly assigned psychiatric treatment, in an effort to compel them to renounce their beliefs.
自從鎮壓之後,超過600個信徒要接受精神治療,要你相信法輪功是邪教。
As government reports have acknowledged that increasing numbers of practitioners account for a growing proportion of admissions to institutions like the Beij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
官方報告指出有越來越多的法輪功信徒被送入北京醫科大學。
Accounts of treatment meted out in these hospitals make frequent reference to forced administration of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deep insertion of acupuncture needles, an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eprivations such as the use of seclusion and physical restraints.
他們就是通過開藥,或者使用電療,或用針灸的方式,或是心理身理的虐待,把你監禁起來。
The socalled ‘concentrated reformation process’ involves forcing detained practitioners to write confessional statements renouncing their belief in Falun Gong, with this often being a precondition of their release.
所謂的治療就是不斷的改造,強迫監禁,並要放棄法輪功信仰。
The interweaving of the practice of forensic psychiatry and the workings of the judicial system in China has created a ripe climate for the simultaneous criminalisation and medicalisation of dissenting activity.
一個牽涉到法律,一個牽涉到醫學,在中國社會法律跟醫學共謀在一起定義一個異議份子,法律上讓你成為罪犯定義你成為罪犯,同時成為一個病人,精神醫學跟司法系統,一起結合成為統治者的工具,將意見不同的人定義成精神疾病。在現代法律當中如果你被判精神疾病,你就回沒有罪,主要接受治療,但中國則是予以控告有罪且有病。
Being heavily influenced by Soviet interpretation of mental pathology (Munro, 2000a), Chinese forensic psychiatrists have been all too ready to embrace a similarly wide concept of mental illness in general and schizophrenia in particular.
中國官方受到蘇聯的精神病理學的影響,他們使用精神醫學來廣泛定義精神疾病,甚至用精神分裂來對待異議份子。
This is redolent of the ‘reformist delusions’ said to have emanated from ideological dissenters whom Soviet psychiatrists branded as suffering from ‘paranoid psychosis’ (Wing, 1974).
這些異議份子被認為有一種改革的錯覺與幻想,蘇聯的精神醫學會天上標籤說你有偏執的精神官能症,這是1974的說法。
A forensic-psychiatric appraisal of those whose public behaviour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authorities was made mandatory, under recent changes to Chinese criminal law.
中國的刑法,去注意到某些人的行為不符合官方期待,之後就用精神醫學來定義,來強制執行這種精神醫學判定。
Such detentions in psychiatric hospitals of people who have never been mentally ill by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re a clear abuse of the psychiatric process.
這樣的強制拘禁,在精神病院的治療,根本就沒有精神疾病,如果用國際公定標準根本就沒有,那中國精神醫學的倫理在哪。
Principles underpinning an ethical framework for the practice of psychiatry have been articulated in documents such as ‘Principl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s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mental health care’, which was adopted by the UN General Assembly in December 1991 (United Nations, 1991).
聯合國在1991年決議,精神醫學的實踐因該有一倫理上的原則,就是要保障精神患者的利益,改善他們的精神衛生的照顧,除此之外都是不正當的使用。
Principle 4 states that ‘A determination of mental illness shall never be made on the basis of political, economic or social status, or membership in a cultural, racial or religious group, or for any other reason not directly relevant to mental health status’.
聯合國大會的第四原則,判定是否為精神疾病不因該從你的政治、經濟,或是社會地位去判定,精神疾病不能用這些理由去判定,或是任何跟精神健康不相干的理由都不因該使用。所以中國的使用是不正當的。
That ‘non-conformity with moral, social, cultural or political values or religious beliefs prevailing in a person’s community, shall never be a determining factor in the diagnosis of mental illness’.
當有些人跟某些人的社會、文化、宗教信仰跟主流不一樣的時候,你不能當作決定性因素說你有精神病。
What can and should be done?
我們該怎麼做。
The term‘psychiatric abuse’, such as w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ractice of forced hospitalisation of dissenters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was rightly regarded as a horrifying distortion of this medical speciality.
所以濫用精神醫學這個在蘇聯時期,強制異議份子住院的作法是一種醫療專業的恐怖扭曲。
As individuals, we must condemn the use of psychiatry as part of any apparatus of political repression and call on theWPA to investigate claims of abuse.
每一個人都因該譴責濫用精神醫學成為政治壓迫的工具,而這樣的做法是我們因該告訴世界精神協會來調查。
這是一個對待異議份子的例子。統治者也常常使用精神醫學,並聯合法律來處理異議份子,所以精神醫學是不是來規定正常與不正常的工具。

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

台灣報紙對精神病患烙印化之初探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in Taiwan Newspapers

王美珍(Wang Mei-chang)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

摘要
社區復建體系難以建立。
危險而暴力的傾向。
最常出現的版面是「地方新聞」(44.7%),
報導性質以「純新聞」(83.4%)為主,
報導主題以「暴力犯罪」(32.3%),
以「警方」為主要消息來源(37.1%),
報導語氣以中性或混合的比例為最高(49.8%),負面居次(34.8%),正面為最少(15.3%)。
超過一半以上的報導只描述精神病患的負面特質,共佔了65.2%,
強調的負面特質是「危險而具攻擊性的」(59.9%),
報導中最常出現的缺失為「不必要的提及精神病的身份」(35.4%),
十三年間的烙印情形,發現整體來說有逐漸改進的趨勢,但是當中仍有三年烙印的程度升高,而最近的92年尤其亦有再增高的趨勢,後續報導的態勢如何,仍需要關懷此議題的研究者持續觀察之。

壹、緒論
現今全球每四個人中即有一人在一生中遭受精神障礙的問題。
五個是因心理疾病的問題引起:包括憂鬱症、酒精依賴、精神分裂症、躁鬱症及恐慌症。
造成的「失能生命人年(DALYs)」,已佔各種疾病或傷害的11.5%,估計到了2020年還會上昇到15%。
媒體報導侵權,長期在犯罪新聞中斷然將犯罪行為「歸因」於精神病,對精神病患的人權造成極大的傷害。
包括媒體觀察基金會在內的數個民間團體,也發起了「不要叫我瘋子」的活動,說明精神病就是一種病,如同心臟病、糖尿病、牙周病一樣,不應被特殊化與污名化,亦強調精神病患的暴力發生率並沒有比一般人高,不應一有事故發生,就冠上「瘋子」的烙印,如此將精神病患犯罪化只會深對精神病患的誤解和歧視而已。

貳、文獻探討
一、烙印與精神病
烙印(stigma)一詞最早源於古希臘,當時的人為了區分一般人和其他道德上或行為上有缺陷或不正常的人,就在他們的身上「加標記或火印」,一生都無法抹去,以標示他們的不一樣,如罪犯、奴隸之類。
烙印更指向的是象徵性的意義,表示一種「社會建構的識別」,其含意偏向於羞恥而非實質的肉體標記。
Goffman認為,烙印代表了下等、被貶抑、脫離常軌、可恥、罪惡、邪惡等「腐敗的證章」,是一種當個人無法符合社會「正常」的情境或是偏離「社會期許」時,加諸於個人一種負面的評價。被烙印的人會被賦予一些屬性(attribute),例如惡劣(bad)、危險(dangerous)或脆弱(weak),其結果會使該人在我們的腦海中從一種一般、正常的認識便成以帶有污點和貶抑的眼光看待。
以最近台北縣康復之友精神病復健中心成立的居民抗議案件為例,居民抗議的反對的理由是:「精神病患在中庭、電梯等公共空間自由來去將對老人、小孩造成安全威脅,萬一病患跳樓、縱火、打人怎麼辦?」住戶在陳情書中也陳言:「精神病患皆為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全體居民莫不為老幼婦孺與個人生命財產而驚恐』
「烙印」是由何而生?
媒體對精神病患的呈現影響了民眾對於精神病患的接收資訊,其是否強化了精神病患與常人的區隔。


二、 媒體、精神病與烙印
在電視部分,Wahl和Roth(1982)研究美國黃金時段的電視節目中精神病患的形象,結果發現精神病最常出現的形象是是「躁進的」(aggressive)、「思緒混亂的」(confused)、「危險的」(dangerous)、「不可預測的」(unpredictable)。而「穩重的」、「忠誠的」、「友善的」和「誠實」的正面特質則是少之又少。
Signorielli(1989)則發現72%主要時段節目對精神病的描述都是具有暴力傾向的,而其中有超過五分之一(21.6%)是殺人的描述。
戲劇中對精神病患角色的描寫最常見的包括貧窮、低水準以及比一般人智商低,而也被描述的精神疾病好像都被描寫的一模一樣,沒有什麼差異性。
報紙部分,多半被描述為「危險」的和「不可預測的」,且在頭版出現、被描述為危險人物的比率又比其他版面來得高。
從醫學的觀點來說,此種病患現實感喪失的狀況下造成病患自傷及傷人的危險性,值得注意的是,此種危險性涉及自殺或自傷的比例甚高,為一般人口自傷、自殺的100倍以上,然而涉及傷人或殺人的比例則極低,為一般人口的1/30以下。
即使是最危險的精神患者暴力發生率只有萬分之五,遠低於一般人一生中發生言語暴力或肢體衝突的機率。除此之外,即使精神病患有暴力行為發生,該行為也不一定單純是由精神病所引起,往往是還合併了其他的風險因素,如:酗酒、藥物濫用(substance misuse)等(Walsh,2002)。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受到嘲弄或是受害之後的反擊(Julio,2003)。
「疑似精神病患」、或「疑似精神異常」,以「不定時炸彈」、「瘋漢砍人」、「人魔發狂」等誇大、聳動字眼的形容精神病患,如此雖能吸引閱聽人注意,但卻也加深了民眾對精神病患的烙印與懼怕。
媒體簡化、粗糙和偏誤的報導就成了一枚烙印的圖章,不止刻記在所有精神病患的身上,也透過每日新聞的輸送,刻印在所有閱聽人的心中。

三、 研究重要性
這樣的誤解,不僅是對精神病患人權的傷害而已,其實也是對於全民健康安全體系的一種危害。因此反而簡化了社會精神病患漸增所面臨的精神病安養、復健及國人心理衛生與精神病患自殺率高的問題。
精神疾病的醫療及復健,是不可分開的一體兩面;目前世界上精神醫療、復健模式,均逐漸從以醫院為基礎(Hospital-based)轉向以也重視社區為基礎(community-based)的模式。
「社區復健」,是指「社區精神醫療」,也就是機構(醫院)外的治療,包括社區復健中心,庇護性工場、康復之家及居家照顧。
長期的社區照護系統,這已經是現代精神病醫護不得不可的趨勢8。如果媒體的報導烙印了精神病患,便會使社區居民排拒精神復健中心在社區成立,形成NIMBY(Not In My Back Yard)效應(Wahl,1993),使得民眾抗拒在自家附近成立復健安養中心,最終會使得精神病患無路可去。

參、研究問題
媒體文本主要是透過偏頗的主題呈現、負面特質的強調和報導上的缺失造成對精神病患病患的烙印。
在監督聯盟或其他相關人權團體的努力下,也可能造成精神病患烙印化減少的情形。

肆、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內容分析法。
研究範圍:「精神衛生法」頒布後(民國79年12月)至民國92年的新聞報導。
研究對象:中國時報、聯合報,以「精神病患」為關鍵字搜尋。
類目建構
1.報導出現的版面:
(1).政治/要聞/焦點
(2).地方/綜合
(3).社會/社會焦點
(4).醫藥保健/生活
(5).體育/綜藝
(6).國際/寰宇/兩岸
(7).民意論壇
2.報導呈現性質:
(1).純新聞
(2).特寫/特稿/專訪/社論
(3).專欄/短評
(4).讀者投書
(5)文藝作品
(三).報導的主題:
(1).暴力犯罪
(2).非暴力犯罪
(3).自殺
(4).(非犯罪的)特殊案件
(5).民眾態度
(6).精神病受害事件
(7).精神病患的相關活動宣傳
(8).個案探討
(9).權益探討
(10).政策法規
(11).醫療服務資訊
(12).疾病知識
(13).其他
(三).消息來源
(1).警方
(2).法官/檢察官
(3).民眾
(4).醫護人員
(5).社工
(6).政府官員
(7)學者專家
(8).精神病患者
(9).精神病患家屬
(10).外電
(11).記者
(12).未交待或不明確
(13).其他
(四).報導語氣:
(1).正面
(2).中性/混合
(3).負面:包括歧視、恐懼、道德判斷、醜化、嫌惡、貼標籤、排斥、使用特殊負面用語等。
(五).精神病患的特質呈現
1.一般描述:
特質包含對精神病之外觀、思想、行為的形容描述,區分為以下三類:
(1).正面:Ex.可愛的、乖巧的、工作努力的。
(2).負面:如暴力的、骯髒的、愚笨無能的、怪異的……等。
(3).無特別描述。
2.負面特質類型:
(1).危險、具暴力傾向的。
(2).無法控制的:強調行為的不確定性及不可預測、其他人的無計可施,但不一定涉及暴力。
(3).怪異的:例如:喝尿、在馬路上大吼等。
(4).沒有治癒希望的。
(5).難以照顧的。
(6).愚笨、無能力的:形容為笨拙、傻傻的、能力不足的。
(7).自我傷害的。
(8).流落街頭的。
(9).反社會的:
(10).製造麻煩、擾民的。
(11).羞恥的。
(12).悲觀的。
(13).骯髒的。
(14).歇斯底里的。
(15). 其他。
(六).報導中出現的缺失
(1).先入為主的精神病定義:
指並未經過醫師或家屬、本人等多方消息來源查證或未提及相關病史即以「精神病患」、「疑似精神病患」、「疑似精神異常」、「被疑有精神病傾向」、「可能是精神病患」稱之。
(2).使用聳動、誤導的標題或標題與內文資訊不一致:
標題使用煽動性、情緒性的字眼,或標題稱為精神病患但內文對象並不確定為病患而可能誤導視聽者。
(3).不必要的提及精神病患身份:
(4).語言使用帶歧視意味或貼標籤、誇大字眼:如「瘋漢」、「煞星」、「不定時炸彈」、「抓狂」。
(5).其他:不適於歸類於前述類目者。
(6).無以上缺點
肆、研究結果
一、精神病患報等呈現的方式:
(一).精神病患報導出現的版面 ::「地方/綜合」(44.7%)、「社會/社會焦點」(29.1%)。
(二).精神病患報導的型態
在報導的型態上,以「純新聞」佔了絕大部分的比例(83.4%),其他依次為「讀者投書」(6.4%)、「特寫/特稿/專訪」(5.1%)、「專欄/短評」(4.2%)、「文藝作品/書評/影評」(1.0%)。
二.報導主題
暴力犯罪,約佔了整個精神病患新聞報導的將近三分之一。
暴力犯罪與其他報導主題的比例極為懸殊,而暴力犯罪的高比例呈現,可能造成或加強一般民眾認為精神病患是具暴力傷人傾向的刻板印象。
,精神病患自殺的報導僅佔了3.8%,遠遠低於精神病暴力犯罪的報導比例,與實際精神病患自殺率高於一般人、而暴力犯罪不比一般人高的情況不符合。
三.消息來源
警方也意味著在媒體的呈現上精神病患往往被視為一種治安的問題。
警方並非醫護專業人員,在精神病患的認定與處理的角度上可能有偏頗或失當之處,而記者如果自身對精神病沒有足夠的先備知識,又在報導社會案件時過份仰賴警察作為唯一的消息來源而未從其他的角度進行平衡報導。
四.報導語氣
在正面語氣的部分,分佈的狀況與負面語氣相較則較為平均。
精神病患自殺的報導僅佔了3.8%,遠遠低於精神病暴力犯罪的報導比例,與實際精神病患自殺率高於一般人、而暴力犯罪率不比一般人高的情況不符合。
五.報導中呈現的精神病患特質
(一).一般分佈
(二).負面特質
『精神疾病患者被形容成「不定時炸彈」,但每星期義務指導十幾名精神疾病患者寫書法的朱硯清,卻不這麼認為。他說,不少患者對朱硯清說,大多數的精神疾病患者都很好相處,部分人的智商和學識甚至超越常人,課餘就有患者與他談鬼谷子、佛學、易經等。他們不但在上課時懂得尊師重道,偶爾在街上遇見也老師長、老師短地親切問候。⋯⋯』【2001-07-06/聯合報/18版/宜蘭縣新聞】

『 攻擊性精神病患就好比不定時炸彈。民國七十三年間,精神異常男子蔡心讓闖入台北市螢橋國小,以油漆桶裝滿硫酸液潑向正在上課的學童,蔡心讓雖然當場持刀割腕切腹自殺死亡,但有卅九名天真可愛的學童卻無辜受害,當時教育部長朱匯森趕到醫院看見病童在病床上痛苦呻吟.搖頭慨嘆歹徒沒有人性,也以「吃人的老虎」形容精神病患隱藏在社會人群中所造成的威脅和危害⋯⋯』【1997-06-26/聯合報/14版/綜合新聞】
六.報導中出現的缺失
『疑似精神異常的南投市老榮民陳達華,昨天下午涉嫌持斧頭追殺與他有嫌隙的鄰居陳文輝未果,一路瘋狂殺害攣生女童郭文琪、郭文瑜及另一老榮民楊茂發,並砍傷七人⋯⋯警方調查,陳X華(六十八歲),住南投市民族路五百十六巷民權新村,疑患精神分裂症,曾與鄰居陳X輝(七十一歲)發生口角,昨天下午四時卅分,他忽然持斧頭涉嫌追殺在巷口閒坐的陳文輝,陳文輝及時逃避,僅左臂受傷⋯⋯』。【1992-04-19/聯合報/07版/社會新聞】

『(標題)「垃圾屋」惡臭 芳鄰欲抓狂疑似精神病患 屋內養鴿、狗 還堆廢棄物
(內文)中和市圓通路二五二巷的一棟公寓三樓,住著一位疑似患有精神病的陳姓男子,不但在屋內堆放大量廢棄物,還豢養鴿子和流浪狗,引起的惡臭讓附近住戶受不了,但各單位對於這種狀況,都表示束手無策⋯⋯同一樓層的趙先生表示,陳姓男子疑似有精神病,不斷的從外面撿垃圾回來放⋯⋯附近的錦中里里長廖清羅表示,陳姓男子平時還好,只是常常喝酒,喝了酒就很不正常⋯⋯【2003-10-30/聯合報/B2版/台北縣新聞】

(二).使用煽情、聳動的標題
『慘!慘!!精神病婦 殺害兩稚子 割腕獲救 酗酒 嗑藥 忘了我是誰 手持藍波刀 開腸 破腹』【1991-10-20/聯合報/07版/社會新聞】
『不定時炸彈連環爆 精神患者夜刺病友 一死一傷』
【1999-04-01/聯合報/09版/社會】
『精神病患遊走泰山街頭猶如不定時炸彈 鄉民膽戰』
【1991-01-06/中國時報/台北縣新聞】
『抓狂的煞星當街揮刀見人就砍殺死兩路人 中壢市傳命案,精神病患劉育華涉嫌行兇後企圖自殺,被捕送醫未脫險』
【1997-06-03/聯合報/07版/社會】

(三).不必要提及精神病患身份
『因患暴力型精神分裂症被送進省立玉里醫院祥和復健園區接受治療的丁正宏,前天深夜涉嫌持剪刀刺殺曾與他發生爭吵的病友⋯⋯』【1999-04-01/聯合報/09版/社會】

(四).語帶歧視、貼標籤

七.烙印化曲線分佈
民國86年全國性的精神障礙者組織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成立,其目的都是要加強精神疾病的衛教宣導,保障精神疾患的權益。

伍、結論
民眾對精神病患懷有害怕與排斥的態度,導致復健體系難以建立。
造成自殺率的高昇。

Definition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Exclusion

Definition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Exclusion


Smyth and Jones (1999, p. 13) no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term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a broad range of social issues, including the marginalised position of women, disabled children, homeless people, ethnic minorities, young people and nomadic workers.

Smyth and Jones (1999, p. 13) not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term has been used to describe a broad range of social issues, including the marginalised position of women, disabled children, homeless people, ethnic minorities, young people and nomadic workers.Within a socio-economic context where independence (or dependence on the labour market) is normative, those individuals who rely on welfare services for income support, housing etc. are easily labelled as deficient and see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circumstances.

'… what can happen when individuals or areas suffer from a combination of linked problems such as unemployment, poor skills, low incomes, poor housing, high crime environments, bad health and family breakdown' (Cabinet Office, 2000).

Policy from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can be seen as a process of argumentation wherein policy constitutes a representation of a political issue. In this context, social exclusion has been conceptualised as:
Disadvantage related to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norms;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disadvantage comes about; and
The outcome of processes of marginalisation.


Percy Smith (2000) notes that commonalties include definitions that identify: (i) multiple factors; (ii) the dynamic nature of social exclusion; (iii) policy frameworks; and (iv) views about the need for participation in mainstream society.
Benn (2000), pp. 314-317) notes that the social exclusion paradigm does little to challenge labour market trends towards casualisation and lower wages and, in encouraging people into the resultant low-paid employment, fails to adequately deal with poverty.

The capitulation and failure to address the fundamental inequities of late capitalism is seen by some authors to be a major flaw in the social exclusion discourse.

Ruth Levitas (1998), in an insightful and telling critique, not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is the reduction of complex inequities and divisions into a simple dichotomy that ignores the inequities within the so-called excluded (e.g. the working poor) and minimises considerations of race, class and gender. Her work is critical in providing an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meanings and political malleability of the term. Such flexibility has a political purpose in that different, often contradictory meanings of the term are used to inform policy that legitimates the current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ignores structural inequities, despite a rhetoric that acknowledges them.

Homelessness and Social Exclusion
For the most part, homelessness has been predominately explained at the causal level, however as a function of individual deficit, whether as individual moral failings (e.g. alcoholism, dysfunctional personalities, gamblers etc.) or victims of systemic inequities (e.g. labour market restructuring, housing market changes). In these explanations, the emphasis is on individual change or adaptation to societal norms and priorities.

Foucauldian concepts of discourse, power/knowledge and surveillance to pose a challeng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lessness as a social exclusion.
need for researchers, policy and service provision to be more inclusive of the voices of homeless peop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policy and servic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has underpinned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cy units aimed at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identified groups of socially excluded.
using concepts from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nd in particular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on social policy.
the adoption of Chamberlain and Johnson's (2001) 'objective' cultural definition of homelessness


Chamberlain and Johnson (2001, pp. 39-40) argue a case for establishing an objective definition of homelessness based on an understanding of shared community standards of minimum housing requireme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discussion, previous observations (Watson & Austerbury, 1986; Keys Young, 1999; Watson, 2000) of the gendered and racialised definitions of homelessness are pertinent. Watson (2000) combines insights from Foucauldian and feminist theory to underline how such objective definitions make women's situation invisible while articulating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ritical understandings of how homelessness is both constructed and constituted as a social problem.


These insights are significa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urrent discussion when one conceptualises explanations of homelessness as be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binary concepts, such as 'homed and homeless'. Robinson's (2002) discussion of the meaning of home that those officially or objectively defined as homeless attach to their spatial location underlines the significant shortcomings of objective measures in understanding the diverse experiences of those represented as homeless in policy, research and the media. Robinson's work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incorporating subjectivities and a subject's sense of space in any understanding of the experience of circumstances and is said to constitute the social problem of homelessness.

Exclusion is seen to be a particular property of populations that both symbolically and physically have no stake in society and pose threats to hegemonic principles of independence. Within the British context, such dependencies are to be addressed by programmes that '… assume citizens must exercis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by taking up opportunities at school and in the labour market' (Crowther, 2002, p. 204),

A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sees welfare practice as a discursive practice in which definitions are contested and administrative, juridical and technical discourses can be seen as expert knowledges that separate the client from the professional. These can be challenged by the discourses of service users and clients (Fraser, 1989, p. 117). An analysis of discursive practices from a Foucauldian perspective translates the politics of needs interpretation, which characterises exclusion/inclusion paradigms to ones that can be seen as politics of discipline, control and subjectification.

homeless populations are constructed within social relations of power that totalise subordinated groups at the expense of a more thorough exploration of their heterogene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wer and knowledge and how such a relationship is embedded in contemporary thinking and practices in service delivery to 'homeless' people.
that people unable to access resources that are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full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 are labelled and constructed as excluded, dependent, disinterested and, in some cases, a threat to civic order.

customer service models and public management agenda contribute to a range of client constructions that individualise, and in some cases pathologise, client presentations. In many respects, the structural context in which poverty, social dislocation and disadvantage occur is reduced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sadvantage in individuals.

Policy discussions around social exclusion are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social cohesion and are characterised by the language of community (Everingham, 2001, p. 105) and a commitment to policies that seek to integrate atomised individuals.


Linked to these concepts are those of normality and otherness, which mark the social divisions and sites where border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an be drawn (e.g. homeless/homed).

Research and policy understandings of homelessness as social exclusion, while acknowledging contested definitions, assume the category 'homeless' as a given, although radically different explanations about caus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tenti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re provided to address the 'problem'.


The accounts are derived from expert understanding (social scientists policy makers, service providers) and reflect a power/knowledge axis embedded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homelessness as a social problem. Usually the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of the persons who are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are missed, or at least reconfigured through an expert gaze.

Foucault's understanding of discursive formation and power (Foucault, 1994a, pp. 326-348) assists in challenging the oppositions that underpin social policy formations based on hierarchical privileging of expert knowledges while creating the space for reclaiming subjugated understandings.

Within the context of homelessness as social exclusion, Foucault's metaphor of the panopticon (Focault, 1979, pp. 195-228)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through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omeless clients. This is manifest as a highly ritualised use of power that identifies, classifies, categorises and subjects individuals to increasing levels of surveillance at the level of both policy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delivery.


From these identified problems, planning interventions can be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ir effectiveness in returning individuals to 'normality'. These discourse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homeless person as object, with most concern being the management and surveillance of homeless populations in the form of data collection, instalment of support/rehabilitation programmes and the promotion of normative behaviours around independence.

The surveillance that the client undergoes informs a web of documentation and a discourse that serves to objectify and, in many cases, increase the gaze of the expert on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at the expense of broader frames of reference. Given the hegemony of these discourses, there are limitations to the extent to which programmes can be evaluated in terms that consider the distressing effects that broad structural changes have on the lives of people.

2009年1月11日 星期日

涂爾幹四種自殺類型

涂爾幹四種自殺類型(轉引自《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

自我本位型(egoistic):自殺是源自個人孤立於社會之外。它是發生在較少社會聯繫的人身上,如單身居住於公寓會比與家人一同居住的自殺率來的高、或負擔精神壓力的孤獨者的自殺率較高。

失序型(anomic):自殺原因在於個人無法與社會規則協調。事實上是社會的道德無法維持它對個人的支持。TA:譬如經濟大恐慌(蕭條)、經濟不景氣、失業人口上升。

利他型與宿命型自殺,則是人與社會的聯繫過強。
利他型(altruistic):如軍官的自殺是為了軍隊團旅的榮耀,或當一家族領導死亡後,家族和扈從為跟隨他而自裁。TA:譬如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神風特攻隊。

宿命型(fatalistic):當群體中的個人被置於極度受禁錮的情境中,他們感覺到即使付出任何努力也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生命,例如奴隸的自殺。

四種自殺觀點,參見涂爾幹《自殺論》一書。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Colletive effervescene 集體心緒沸騰

群體活動會創造集體心緒沸騰,一種共同分享亢奮的非常狀態,即異常情況下的高昂情緒。這些情感共享的表現使參與者的關係更加緊密。(譯者按:涂爾幹認為我們已很難再認定沈浸於宗教中的人是愚蠢的、或假裝的,集體的心緒沸騰是一股真實的情感,它不是超自然力量或外於人而存在;而是普遍於我們之中的情緒,在儀式中展現,不只在宗教儀式,還包括像在抗議、集會或運動項目中,都可能感受到如此思緒。這不是神靈現身的表示,而是人類展現自身動力的行為)。(轉引自《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TA:傳統的宗教儀式,一種社會劇場帶動起群體的心緒沸騰。

the other 他者

這個辭彙適用來傳達這樣的訊息,及任何既有的存在形式皆需要有與之相對應的他者存在,藉由區別才得知有不同的存在。例如,只有當有比較差勁的人存在時,我們才可能顯得比較優越,只有當瘋狂的人存在時,我們可能顯得理智。(轉引自《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TA:正常、理性/不正常(瘋癲)、不道德(遊手好閒、流浪漢)、不理性

power / knowledge - 權力/知識

在現代世界中,權力與知識的發展是如此地緊密交錯,以致於他們無法分道揚鑣各自討論;為了呈現它們彼此相互連結的關係,需要發展一種特殊的表達模式,即權力/知識,代表他們是一體兩面,也就是傅柯所謂「知識即權力」之概念。(轉引自《社會學理論的觀點》,頁333,台北:韋伯文化。)

TA:在此的權力並非是實質的權力,並非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權力關係,而是一種滲透到身體的權力,而這權力來自於知識、來自於各種論述與被人視為是真理的知識。譬如身材,什麼樣的身材才是標準,而這標準是一套知識論述,當人們相信這套標準並透過各種手段來達到這標準時,這時候這套知識論述的權力就對這個行動者本身產生了權力效果。而這也是知識/權力的一種實例。

rationalization 理性化;合理化

(1)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運用理性(rationality)概念改變一切制度和大部分生活領域的普遍趨勢。例如韋伯(Weber)認為這種理性化過程是促使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與法律制度改革的主要過程,特別是在科層制(bureaucracy)、系統化的會計制度與法律度的擴展方面。此外,此過程是不可阻擋的,關於其作用究竟具有什麼樣的含義這一問題,韋伯作了重要的保留,有時它說這個過程造成了一個「鐵籠子」,越來越束縛個體性。他認為「工具理性」的狹隘計算往往會與「實質理性」產生衝突—後者是根據更廣泛的人類目標加以評價而得出的。然而與此同時,在一個因理性而「除魅」(disenchanted)的世界中,他不相信關於人類利益或人類需要的全盤構想有一個嚴格的科學基礎存在。人類具有行動自由,因而最終必須做租自己的選擇(參見 value freedom and value neutrality 價值不涉入和價值中立)。

其他理論嘉對於理性化過程的結果採取更樂觀的看法。例如哈伯瑪斯(Habermas)就說有真正民主批判論述存在的地方人類利益是可以認定的(參見 critical culture discourse 批判的文化論述)。然而一般來說,社會學家在這些問題上一直抱怨著比較不可知論的態度(參見 form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

(2)事後為一種行為找理由的做法,包括設法把行為說得比較有利,說它有言之成理的理論根據,但在所處的環境中這種事後找理由的理性重構並不可靠。

巴烈圖(Pareto)認為續多社會言論,包括大部分社會學與政治學理論,都含有就這種一般性意義而言的合理化,缺乏真正的客觀基礎(見residues and derivations 殘基含衍理)。巴烈圖雖然強調區別理性與非理性的重要性,但他從不幻想理性可以成為社會與政治生活中的指導員則,相反的他通常被視為是十九世紀末的政治社會學(political sociology)典型對於進步持悲觀主義的代表人物。見 elite theory 菁英論;neo-Machiavellians 新馬基維利派。

轉引自《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rational capticalism 理性資本主義

韋伯(Weber)所提出西方資本主義的理想型(ideal type),其中涉及盈虧系統化的理性計算(如會計),與較不理性的非西方前工業化資本主義形式相對應。

轉引自《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rational choice theory 理性選擇論

社會學和社會科學中相對上形式的理論方法,例如運用博奕論(theory of games)、策略性互動(strategic interaction)和經濟(economy)等觀念。理性選擇論主張社會生活原則上可以解釋為社會行為者個人的「理性選擇」所造成的結果。
「當人們面臨幾條行動途徑時,他們往往會選擇自己認為可能得到最佳總體結果的一條。這一表面上簡單的說法含括了理性選擇論的內容」(Elster,1989)。這種推理方法的特點是運用技術上嚴謹的社會行為模式,從數量較少的早期理論假定出發,對理性行為推導出有利的結論。
理性選擇論在近二十年極為盛行,這是因為某些學派對宏觀結構模式感到不滿,同時也由於在經濟生活與政治生活的許多領域個人理性選擇的說法日漸重要。雖然理性選擇論的形式結構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在說明社會現實某些領域具有確切的價值,但應注意它有兩種重大的限制(Hollis,1987):
(a)對於克服許多技術困難不太有效(如探討社會行為者對他人行為的期望等),因而限制了它形式上的嚴謹,影響其模型的直接適用性。
(b)採取實證論與實用主義的認識論,從而忽略了它分析的是規範指導、遵循規則和改變規則的社會行為。參見 exchange theory 交換理論。

轉引自《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rationalism 理性主義;理性論

(1)對於知識(包括普遍原理和歸納或經驗知識)用以描述和解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力量所具有的普遍信念。這種觀點是所謂的理性時期(見 Age of Enlightenment 啟蒙運動時期)的特點。(2)(哲學)指強調是的先驗(a priori)基礎和演繹理論的認識論立場(參閱 empircism 經驗論)。(3)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某些哲學家所提倡的理論,其中包括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和布萊尼茲(Leibniz, 1646-1716)。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演繹法便可以單純通過「理性」(Reason)取得統一的知識。(4)康德的認識論觀點,繼定義(3)所述理論之後出現,認為關於真實世界〔「物自體」(things-in-themselves)的世界〕或關於本體(noumena)的可靠知識是不可能得到的,可得到的是關於現象(phenomena)世界(人們所認識的世界)的知識。在康德看來,現象世界是在人類心智所提供的固定框架中被概念化和被感知的,如知覺的固定「形式」是「空間」與「時間」,因而有關現象世界的可靠知識是可以得到的。(5)黑格爾的觀點(見Hegel 黑格爾),他認為「理性的狡猾」不但在個人思維中起作用,而且在人類歷史上也是一種普遍和進展的過程,一幅理性的歷史藍圖只有在歷史過程本身逐漸展現並最終確定時,才充分顯現出萊。這種企圖「揭開神祕外衣形式」的理性或理性主義的想法對馬克斯也有影響。

在十九世紀,上述任何一種意義下的理性主義往往讓位於非理性主義(irrationalism),如尼采(Nietzsche)的非理性主義;當時的世界大事和哲學中的懷疑派運動削弱了人們對進步(progress)的信心。然而相信進步這一意義下的理性主義,卻改換形式在社會學和哲學的許多領域中留存下來(見 Habermas 哈伯瑪斯;evolutionary theory 演化論)。另有一種看法認為將理性論和經驗論對立起來的做法是錯誤的,因為這兩種理論在人類認識中都起作用—人類知識始終包括概念(理性論)和知覺(經驗論)。見Feyerabend 費若本。

參考自《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rationality 理性

rationality 理性
(1)為達到所要達到的目標時採取有效行動,即採取適合目的的手段。在這種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的定義中,對於目的本身的理性不必做評價。

根據這種理性的概念,經濟行為者被認為力圖盡量擴大自身的經濟報酬,因而這種概念往往成為經濟學(economics)推理的基礎,其推理的方式有許多構成理想模型(參見ideal type 理想型)。關於理性行為的其他概念及其有關問題,參見 formal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形式理性與實質理性; type of social action 社會行動類型。(2)在科學基礎上或在其他某些被認定為「理性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信念或知識,這些信念已經包括在定義(1)中,但這種知識和信念的理性引起的問題比知識或信念的工具有效性更廣泛,是引起哲學廣泛爭論的問題(見epistemology 認識論;ontology 本體論;rationalism 理性主義)

其他重大爭論是關於所謂原始心理(primitive mentality)的理性與否。李維布呂(Lévy-Bruhl, 1923)說儘管前工業和前科學社會中的神話(mythologies)與信仰可能最具有認知的價值,但它們反映了哪種「前邏輯」層次的心理。另一種看法認為這類社中的神話與信仰在其所發生的環境中是「理性的」(見 Winch 溫奇;magic 巫術;relativisim 相對主義)。

有一種與此不同的意見認為許多行為初看起來是非理性的,但仔細一難就會發現其有「隱性功能」(見 latent and manifest functions 隱性功能和顯性功能),例如第三世界社會中許多人的保守主義就是如此,他們多生子女可以在經濟上得到好處,特別是老年時可能得到好處。更廣泛地說,「無關理性的信仰」(nonrational beliefs),特別是宗教(religion),可能實現著普遍的社會功能,如提供社會整合(參見functionalist theory of religion 宗教的功能理論)。有時人們認為這種信仰包含一種積累性制度的理性,這種理性可能與生存有關。相反的,某些行為從狹隘的立即工具理性來看顯得是理性的(例如砍伐巴西的雨林),但從長遠的眼光看則是非理性的。

這一切考慮說明理性的概念往往是很難加以界定的。理性在最簡單的定義(1)下,有時沒有什麼特別困難便可成立;只在罕見的情況下,達到目的的手段才可能完全按照安排(例如根據手段的成本、手段是否可以得到等情況做安排),而且行為者往往缺乏其他明顯的訊息,既使這些訊息潛在可得。(參見 theory of games 博奕論;rational choise theory 理性選擇論;bounded rationality 有限理性。)

轉引自《社會學辭典》,台北:貓頭鷹。

2009年1月8日 星期四

規訓(規訓與懲罰Ch3整理)

規訓(規訓與懲罰Ch3整理)

傅柯《規訓與懲罰》第三部分討論了柔順的肉體、管教的技術、以及全景敞視的觀點。前者的討論關於了可經規訓的肉體,以及組織如何透過各種設計來達成規訓的方式;其次是討論各種管教的技術,包括了懲罰的方式、監控技術以及檢查的方式;最後則是討論全景敞視的監控的設計。

肉順的肉體

傅柯指出了十八世紀誕生的三個權力控制的新事物,即:(1)控制的規模;(2)控制的對象;(3)持續不斷的強制。傅柯認為控制的對象是可以分割的,它將許多的單元拆解開來,例如對各種的姿勢、態度或者運動進行掌握,那是將許多的機制分解成不同的單元以便進行控制,這便是支配人體的微分權力(infinitesimal power)。軍隊更透過了各種嚴密的劃分、時間的安排、空間的安排與活動的安排來對士兵進行控制,不斷的征服人體的各種力量以及強加了柔順與功利的關係,這方法稱之為「紀律」(規訓)。(註解1)

傅柯更進一步的指出這些紀律成為了一種政治解剖學,也是一種逐步誕生的權力機制,透過這種權力機制使得肉體更加的柔順,它使得體能成為了有利的事物而被增強,同時也是征服與被征服的二元關係。同時規訓從控制的對象中創造出了四種個性,即:單元性的─由空間分配所造成(註解2) 、有機性─通過對活動的編碼(註解3)、創生性─通過時間的累積(註解4)、以及組合性─通過力量的組合(註解5)。

傅柯認為軍隊小從士兵的訓練到整個空間的設計與安排都充滿了權力機制的運作。軍隊善用了等級(rank)、位置分配來取代集中管理的複雜性,每一個士兵都有指派(固定)的位置。透過時間表的安排以及以精細的命令來調配與運用士兵,使之能夠在所安排的時間內達成軍隊囑咐的各種事務。最後以軍營將士兵與外界隔離。軍隊的空間是「禁閉」的,是與外界分割的場域,其目的是要建立一個有益的空間與隔絕有害的事物的場域,更加防止開小差的發生,因此禁閉以及使用建築的設計來加以控制軍營中的所有人。

以訓練來說,士兵要接受不同的分解動作(分解動作/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直到可以串聯起成為連續性的動作。其訓練內容更強調了肉體與對象(工具、武器等)之間的連結、時間與肉體的協調性與整合性,透過制定圖表、規定活動、實施操練以及安排戰術(註解6)等四種技術分別進行,最終目的是讓軍隊徹底的運用與調配。肉體與姿勢的關聯造就了一種姿勢與全身位置之間的最佳聯繫而這正是效率與速度的條件。



註解

1 傅柯(1992:137)說紀律的高雅興在於,它無須這種昂貴而粗暴的關係就能獲得很大的實際效果。

2 單元性─軍隊透過「禁閉」與建築的方式刻意的與外界隔離,除了建立一個有益的空間也刻意的將有害之物隔離。對士兵而言軍隊仰賴等級的劃分以及特定位置的安排來達到控制的目的。(傅柯,1992:141-148)

3 有機性─其目的是使軍隊中的活動都能夠按表操課,對士兵而言軍隊強調了士兵行為與時間的協調性、強調了姿勢正確、以及所使用之事物的連結(例如槍械的使用),最後又將前者整合徹底的運用在軍隊當中。(傅柯,1992:148-155)

4 創生性─軍隊將時間劃成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有其不同的考核項目,而每次的考核會決定了下一個階段是否開始。在訓練上更強調了分解動作到連續動作的過程,將各種分解的因素連串起來,同時也考據了資歷、能力、水平等各種差異來安排其適合的訓練項目。(傅柯,1992:155-160)

5 組合性─為求最大效果,軍隊除了運用年齡系列的分野來獲取最大力量,並藉由對肉體的安排,強調可移動性、能夠與其他肉體結合。然後透過精確的命令系統來協調軍隊中的所有成員在其中的運作。(傅柯,1992:160-165)

6 傅柯認為戰術是規訓實踐的最高形式。




管教的技術

(a)、監控技術
傅柯指出軍隊管教仰賴了監控技術、懲罰技術、以及各種檢查技術。他指出軍隊當中充滿了各種監察的行為,更是一個監視站,許多的設計都是為了能夠使監察者能夠輕易的觀察(監視),以及善用了層級劃分的方式將監視行為(權力)深入最底層的單位當中(金字塔型/科層體制)。傅柯便這麼指出:

分層的、持續的、切實的監督,也許不是十八世紀的重大技術「發明」,但是它的暗中擴展使與之相關的重要。通過這種監督,規訓權力變成一種「被整合的」體系,與他在其中發揮作用的那種機制的經濟目標有了內在的聯繫。它也被安排成一種複雜的、自動的和匿名的權力。因為雖然監督要依賴人實現,帶是它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關係網絡的作用。這個網絡種程度上也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橫向的。這個網絡「控制」著整體,完全覆蓋著整體,並從監督者和不斷監督者之間獲得權力效應。(傅柯,1992:177)

因此軍營並不是單單的隔絕了外界以及建立有益的空間,而是在這空間當中施行監控的手段(控制是最終的目的),透過監控軍隊掌握了整體的運作,它影響了士兵在軍隊中的任何行動,因為那是隨時隨地的被觀察的。而監控技術的實行也必須仰賴在不同層次的監控單位的整合,也就是上述所謂的網絡,透過網絡的聯繫讓整體能夠完完全全的被控制著。

(b)、懲罰技術
關於懲罰的討論,傅柯(1992:178)說:『在一切規訓系統的核心都有一個小的刑罰機制。它享有某種司法的特權,有自己的法律,自己規定的罪行,特殊的審判形式。紀律確立了一種「內部刑罰」』,傅科的觀點也就是在規訓的場域當中具有一個自成的、非正式的懲罰機制在組織中運作,上述第一部分所舉的三則笑話當中,士兵因姿勢不正確而遭到班長的斥責,斥責則為一種口語上的懲罰。這種懲罰的過程並非交付於一個嚴密的審判機關(軍事法庭),而是一個非正式過程。傅柯更指出:「為了懲罰,人們使用了一系列微妙的做法,從光線的物質懲罰到輕微剝奪和羞辱。」(傅柯,1992:178)。

傅柯認為規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懲罰方式,即:不符合標準、偏離準則等,而這是規訓懲罰中的一個懲罰的理由,規訓體制也特別善用操練的懲罰,藉由反覆多次的訓練來達到標準。此外懲罰也包括了獎勵的部分,傅科認為獎勵更勝於直接的懲罰,獎勵具有鼓勵的作用。不過獎懲之間須有二元分立的對、錯(正、負)的價值,以便能夠計量、進行評估,達到精確(實事求是)的裁決作用,也使得這種懲罰制度整合進每個人的認識循環中。規訓與懲罰兩者則運作在訓練與矯治(縮小差距)的過程當中,以及善用了分配的技術來區分差異性,以及獎勵或懲罰,規訓與懲罰更重視了「規範」的固守。

(c)檢查技術
檢查把監視層級的技術與規範化裁決的技術結合起來,那是一種規範化的凝視、一種能夠導致定性,分類和懲罰的監視。它確立了一種關於個人的能見度,由此人們可以區分和判斷每個人。…。在這裡權力的儀式、試驗的形式、力量的部署,真理的確立都結合起來。在規訓程序的核心,檢查顯示了被視為客體對象的人的被征服和被征服者的客體化。(傅柯:1992:184)

傅柯討論當中指出了軍隊的考核可以區辨士兵是否達到水準、保證個人經歷了相同的訓練、與作為升級的依據,以及檢查更能夠作為懲罰機制中技術與媒介。透過檢查的方式更能夠對個人進行掌握,也強化了組織對於個人的支配。因此他(1992:186)認為考試(檢查)產生了一個完整的機制,其將知識與權力之間聯繫在一起,傅柯(1992:186-191)指出了三個觀點:

(1)把可見狀態機制轉換為權力的行使(註解7);
(2)把人引入文件領域;
(3)由各種文牘技術所包圍的考試(檢查)把每一個人變成一個「個案」。

前者,指出了權力的展演與控制是在對象客體化的機制中產生作用的,它特別強調了整理編排對象來表示其權勢,例如軍籍的編排;其次,透過書寫機制將個人納入檢查機制當中(建立檔案),使得它能夠輕易的監視與控制,例如點名表的作用;第三,將個人的各種資料彙整起,以供檢查時之用,例如病歷表能夠提供一個人的生病簡史。三觀點中考試(檢查)將客體化的對象策底的進行支配,而這也是規訓權力的作用與效果,並非是對主體進行權力直接展演。傅柯(1992:191)指出考試(檢查)制度也與監視與懲罰結合起,確保了規訓的功能—分配與分類、最大限度地榨取力量與時間,連續的生成積累,最佳的能力組合,以及對單元性、有機性、創生性和組合性的個性的製成,也因此透過了這機制使得規訓也儀式化,簡單來說這些規訓機制是一種對個人差異的權力運作方式。



註解

7 研究者認為這是一個去主體性的登錄或編排的過程,它所指涉的不是那個主體對象,而是客體化的對象,例如編碼、學號、軍籍或身分證等,其權力的控制是深植於這些經過排列的人事物。



(3)、全景敞視
「全景敞視」的觀點為傅柯討論規訓權力當中一個重要的代表,其觀點源自於英國功利主義思想家邊沁所提出的─全景敞視建築(panopticon),他提出了一個環形的建築,中心為一個瞭望塔,瞭望塔有一圈的窗戶對著環型的建築。每個監牢依著環型建築而蓋,監牢中有兩個窗戶,一個對著中間的瞭望塔一個對著外面以利光線的透入。然後在瞭望塔中安排一名監督者以監視監牢中的每一個人。監牢中的每一個人是獨立被分開的,監禁者無法與其它監禁者接觸,他們只能夠被瞭望塔中的監視者所觀察,因此這種空間塑造了孤獨、被監視、肉體與心靈的剝奪。

全景敞視建築為一個精心計算的監控場域,傅柯(1992:201)指出全景敞視建築提供了一種持續不斷的監控狀態,它造成了被監禁者身上產生一種有意識的和持續可見的狀態,從而確保權力自動地發揮效果。這種建築塑造了被監視者產生一種隨時都被監控的心理狀態,就算他們窺視了中間的瞭望塔,甚至瞭望塔當下監視者不在,他們都無法一窺瞭望塔中間的狀況,只是他們會深感監視是持續不斷的。因此「全景敞視建築」的觀點強調了監控權力的深植與作用,以及對被監禁者的所產生的權力效果。
從全景敞視的討論有以下幾個面向:

(1)、監禁對象的來源是遵循著雙重模式的進行,其一是二元對立的想法和貼上標籤,例如理性與不理性、有害與無害、正常與不正常。其二則是強制的安排,具有區辨性的分配,例如這些人該如何安置、該如何區辨。

(2)、認為機構中被監禁者會感受到一種持續不斷的監視作用,因此在他們身上產生了一種有意識和持續可見的狀態。簡言之就是會產生一種警惕作用來告誡自己隨時都受到監視的可能,所以在監牢中的行動都要合乎規範(紀律)。

(3)、以最小的代價來完成最大的監控過程(規訓效果),簡言之機構中的權力的施行者(監視者)減少,而受權力支配的人數增加以滿足最大的效果,同時能夠在任何時候透過權力進行干預,甚至是在過失、錯誤或任何罪行發生前進行制約。